近日,陕煤集团铜川玉华矿铁路装车系统完成智能化升级,一套全流程联动智能装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通过融合AI视觉识别、激光雷达三维建模与动态自适应控制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铁路装车作业从“人控”到“智控”的质的飞跃,单节车厢装车时间缩短至55秒,整体作业效率提升超80%,准确率稳定在98%以上。
技术突破

该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高精度感知与实时调控技术体系。
在感知层面,系统通过架设激光雷达阵列,对空车厢进行高速三维扫描,精准构建车厢形态模型,可实时检测残留煤量、识别端侧墙位置,空间感知误差控制在5-10厘米。同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高清视觉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车号与车型,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抄录,从源头杜绝了信息录入错误。

在控制层面,系统实现了动态自适应调节。其核心算法能够根据激光雷达实时扫描的煤堆形态数据,动态调整双侧溜槽的角度与给料流量,确保装载均衡,将超偏载合格率提升至100%。此外,系统还具备速度自适应补偿功能,可完美匹配列车在装车过程中的速度波动,实现“料随车动”,有效避免了撒料问题。
效益显著

该智能系统的投运带来了全方位的效益提升。
效率跨越:以玉华矿实际运营为例,一列60节车厢的列车,完整装车时间由原先的2.5小时大幅压缩至40分钟,极大地缩短了火车在港停留时间,加快了煤炭周转。
安全可靠:系统通过精准控制彻底解决了人工装车常见的撒料、偏载顽疾,不仅减少了物料浪费,更从根本上提升了铁路行车安全。
环保节能:全电动化的牵车系统替代了传统内燃机车,实现了作业过程的零碳排放与低噪音,契合绿色物流的发展方向。
行业展望
行业专家指出,玉华矿的成功实践为整个铁路散货货运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该自动装车系统所采用的高精度感知与自适应控制技术,具备强大的通用性,未来可广泛应用于煤炭、港口、盐化、冶金等多个行业的铁路装车场景。

郑州博乐信息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5G及数字孪生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致力于打造全场景、自学习、自优化的新一代铁路智慧装运体系,持续推动我国铁路货运行业的智能化变革。